聋哑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指导(-)

2024-07-09  来自: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 浏览次数:100

判断听力是否正常的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在耳聋的分级标准中规定,听力损失小于26分贝(听力级)以内视为正常人,不影响正常言语交往。粗略估计听力是否正常的方法有:对有一1定言语能力的人,可采取测试者与被试者并排坐位或侧后位,避开视觉,间隔一米,测试者用正常声音说话(约70分贝),被试者能听清听懂,并能复述听到的内容可视为听力正常;对无言语能力的被试者能听到机械手表声也视为听力正常;对婴幼儿则通过观察其对不同声音的听性反射或听觉反应,来判断其听力是否正常。

戴助听器为什么要配耳模

配戴助听器必1须配制耳模,耳模有使助听器配戴稳固、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效果、防止助听器反馈啸叫等作用。实践证明,在为聋儿进行听力补偿效能方面,助听器和耳模各占50%,耳模的作用不可轻视。

"三早"在聋儿康复中的作用

"三早"是指早发现、早配助听器、早训练。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3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zui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zui关键时期;7岁以前是zui期;7岁-12岁是可塑期。如在上述时期发生耳聋则严重影响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同时也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能及时地发现耳聋,明确诊断,尽早地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使聋儿在父母的怀抱中就接受各种声音、语言刺激,得到科学的康复训练,聋儿的各方面发展就会接近正常儿童,康复的质量会显著提高。因此,尽早发现耳聋,尽快配戴合适的助听器,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成为聋儿康复中提高康复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早期干预原则。

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总结出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先理解后表达的原则;

(2)在活动中学习的原则;

(3)表达要从简到繁的原则;

(4)要充分利用和创设语言环境的原则;

(5)注意发展聋儿思维能力的原则。

如何评估聋儿康复效果

康复评估是贯穿聋儿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的评估可以帮助康复人员正确判断康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其后的训练工作提供依据。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听觉能力评估:包括数量评估和功能评估。数量评估是通过使用测听仪器测试聋儿裸耳或配戴助听器后的各个频率听阈值,来判断其听力损失程度及助听器补偿效果。功能评估是指聋儿配戴助听器后,通过使用言语测听词表测试聋儿的言语识别率,来判断聋儿听觉补偿效果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有一1定语言基础的聋儿。

(2)言语能力评估:运用聋儿康复评估题库,以正常儿童的语言年龄作为参照,评估聋儿的发音水平、理解能力、词汇量等级分布、语言的使用及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聋儿康复的阶段目标及选择教材的依据。

(3)学习能力评估:运用一1定的测试工具如以希-内学习能力测试用具,评估聋儿眼手协调、视觉记忆、辨认、联想、空间推理、细节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为开发聋儿的智力潜能,制定单训课计划,为发展其语言提供依据。

关键词: 聋哑人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19553943815】是融合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成年残疾人康复、疗养、创业就业为一体的多功能残疾人服务综合体.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的迫切需要。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