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语言能力弱,这几个方法你用了吗

2022-07-21  来自: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 浏览次数:100

在自闭症孩子早期诊断中,有超过一半的父母是因为孩子不会说话,才选择带孩子去看医生或寻求帮助。由此可见,语言障碍是很多自闭症孩子首要面对的困难。

每个孩子在开口说话前和开口说话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呢?

临沂培智学校


1、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孩子刚出生时没有语言,通过接触各种人或事物后,才能开始逐渐听到、理解并说出语言。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不尽相同。

0-3个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哭是主要的沟通方式。孩子通过哭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通过哭来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需求,例如:饿了或者不舒服。对于爸爸妈妈的微笑与说话声,孩子有时候也会发出一点声音来应答。

3-6个月:3-6个月的孩子在发声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对一种东西的喜爱与讨厌。在这个阶段,孩子也开始牙牙学语,他会重复一个相同的音节,例如ma-ma-ma、ba-ba-ba等。他也会笑出声,试着与爸爸妈妈互动。

6-9个月:这时候,孩子的牙牙学语开始有了不同音节的组合,例如ba-da、ma-bu等,他也会开始模仿叠词。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表达需求的时候会开始借助“共同关注”的力量,例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他会先引起你的注意,然后看看玩具,再看看你,跟你表达他想要这个玩具。

9-12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即知道“爸爸”是爸爸,“妈妈”是妈妈。这时候孩子模仿的词也渐渐增多,出现自己的“语言”(乱语),会通过发声来“指挥”大人,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由“语前阶段”进入到“单词阶段”。

12-18个月:到18个月的时候,孩子大约会说15个词,但仍处于“单词阶段”,但这时孩子的表达会开始有语调的变化,也会通过说话和手势与别人沟通。

18-24个月:2岁的孩子大约有50个词汇量,这个时候孩子就进入到了“短语阶段”,也就是我们会说的“两词句”。孩子开始组合词语,主要用两个词的短语,如“妈妈抱”、“喝奶奶”等,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模仿2-3个词长的短语。除了提要求,这个时候孩子也会用描述来展示他看到的东西,例如,他会指着一旁的球说“球”,然后转头看你以确定你也注意到了。

2-3岁:到3岁时,孩子能说3-4个词长的句子,如:“我要尿尿”等,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进入到了句子阶段。孩子开始使用人称代词,用“我”而不是名字来指代自己。这个时候孩子至少能说出一种颜色,会用一些方位词,如“上下”。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例如:“渴了”、“饿了”。

临沂培智学校

3-4岁:能使用3-4个词以上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数语法完整,例如“我妈妈喜欢吃苹果”等。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孩子也会向父母提问,如“爸爸去哪里了”,也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孩子可以简单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经历,例如:“我在幼儿园玩玩具了”。

4-5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够复述简单的故事,能够使用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的“成人式”的句子,例如一些简单的被动句:“我的玩具被弟弟弄坏了”等。这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发展到了叙事阶段。

由于发育的个体差异,语言可能或早或晚一些。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尽早提升语言水平。

2、没有语言的孩子怎么教?

首先,带着孩子一起通过互动和玩耍,让孩子学习语言,是很好的方式。家长可以转换一下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站在家长的高度去教授孩子语言能力。

在游戏互动时,我们应该不吝语言,大人多说,孩子多听,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描述给孩子,不断的给孩子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信息输入。

另外,当孩子能回应我们时,要强化孩子的行为噢。

玩肢体游戏

肢体游戏不仅对语言发展的孩子,而且对儿童成长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玩肢体互动游戏时,我们可以选择举高高、挠痒痒等。

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穿插一些关键语言,也就是为孩子提供符合孩子当前动作或感受的词语,例如“跳、跳”、“飞”,笑得开心的时候,“好玩”、“挠痒痒”、“再来”等。

另外,对于触觉敏感不愿意被触摸的孩子,我们不要勉强,可以尝试其他的互动方式。

借助于玩具或游戏

对于不喜欢玩肢体游戏的孩子,我们可以借助于玩具,可以和孩子轮流推小车;轮流吹玩具笛子;轮流在纸上或黑板上画画、写字等等。

例如,在孩子玩积木时,当他们把两块积木嵌在一起时,我们可以配“咯噔”的音,在孩子滚球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滚球”或“骨碌骨碌”。

3、有一些语言的孩子怎么教?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发具体的名词、具体的动词入手,或者常用的大小、颜色等等。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提升语言理解力

在孩子练习语言运用能力期间,我们要注意提升孩子理解力,才能保证孩子发出有意义的语言,具体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入手。

所谓具体的词,就是那些孩子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吃得到、感受得到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常见的水果,常见的动物。

例如,我们生活中常

吃米饭,我们可以在吃的过程中,我们在喂孩子的时候,对孩子说一句“米饭”,喂孩子吃一口,说一句“米饭”,再喂孩子吃一口,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慢慢将“米饭”这个音,和米饭这种食物联系起来。下一次就可以尝试在孩子面前放一份米饭,一个苹果或者蔬菜,孩子听到米饭自己就指对了,这就是在训练孩子对于单词的理解。

孩子能够理解到了,就可以慢慢教孩子仿说、然后再转换成有意义的,“这是什么?”“米饭”。

增加语言词汇量

要想孩子提升语言能力,我们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帮助孩子增加一点点内容,也就是常说的“+1原则”。

比如,孩子的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都只在单词阶段,他只能说一些常用的名词或动词,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的描述就不要说一堆,因为对于一个只能理解到字词水平的孩子来说,我们跟他说一大堆,其实他不能理解。

我们如果采用“+1原则”,在它当前只能理解一个词语成分的基础上加一个词语成分,就比如说动词加名词的形式,例如“滚”、“滚球”,或者说形容词加名词的形式,“球”、“红色的球”,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更容易模仿表达,从而扩展说的更多。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19553943815】是融合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成年残疾人康复、疗养、创业就业为一体的多功能残疾人服务综合体.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的迫切需要。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蒙阴善爱特殊教育学校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